首页/ 关于我们/ 新闻中心/ 主营业务/ 网上销售/ 诚聘英才/ 资源下载/ 联系我们/
新闻中心

集思广益担当实干 争当加快建设交通强国新标杆——加快建设交通强国大会第二次会议主旨发言摘要

作者:来源:发表日期:2024-10-24

总结经验,鼓舞人心,催人奋进。10月23日,在江苏南京召开的加快建设交通强国大会第二次会议上,与会代表围绕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交通强国的重要论述,紧扣加快建设交通强国主题,进行了深入交流研讨。与会代表纷纷表示,大会提出的工作思路清晰明确、部署任务务实可行,极大提振了行业上下加快建设交通强国的信心和干劲。

会上,同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邮政集团、中国东方航空集团、国家能源投资集团、中国交通建设集团、山东省港口集团作主旨发言,交流服务加快建设交通强国的实践与思考。

同济大学:

培养拔尖创新人才 打造战略科技力量

同济大学紧紧围绕新时代交通运输发展的重大理论和实践,坚持创新引领、追求卓越,服务加快建设交通强国的能力显著增强。

持续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能力,打造交通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高地。同济大学牵头成立全国交通运输类专业课程思政研究联盟,编制首部《交通运输类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指南》;全力实施“人工智能赋能学科创新发展行动计划”,深入推进国豪书院、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等人才培养改革示范区建设,以AI赋能教育教学各环节,构建交通专业知识图谱和学科大模型,引领未来交通拔尖创新人才培养。

持续强化科技创新策源能力,打造国家交通战略科技力量。近几年,同济大学获批交通领域相关的高速磁浮运载技术、土木工程防灾减灾、自主智能无人系统3个全国重点实验室;隧道、结构、测绘等领域6位教授当选为两院院士;依托交通运输部综合交通运输理论行业重点实验室,构建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中国模式”本源理论,突破综合交通枢纽建设与智慧运营等关键技术;研发高速磁浮交通系统关键技术,抢占全球高速载运竞争制高点;建立交通基础设施韧性评价理论和主动交通安全技术体系,守护人民美好生活的生命线。

持续赋能国家重大工程和产业升级,提升服务加快建设交通强国能力。同济大学与多地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开展交通强国建设试点战略合作;参与港珠澳大桥、川藏铁路、深中通道等一批跨时代重大交通工程建设;组织编制国家及交通运输行业标准170余部,参与200多条高速公路建设和安全改善,支撑全国20多条高速铁路、90%以上机场的建设运维,以及四分之三城市轨道交通的运行管理;打造国际领先的自动驾驶完整可信测评工具链及测试公共服务平台,支撑东海大桥智能集卡准商业化编队运行及洋山港全自动码头建设等示范工程。

同济大学将认真贯彻落实本次会议精神,充分发挥高校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重要结合部作用,努力在交通基础设施防灾减灾、数智出行服务、交通系统安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新突破,为加快建设交通强国贡献同济力量。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学科建设与试点建设任务紧密融合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简称北航)在智能交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机场基础设施智能化研究、智能交通关键技术研究3个方面开展试点工作,依托北航科技创新“大团队、大平台、大项目、大成果”模式,通过科教融汇、产教融合,推动交通学科建设与交通强国建设试点任务紧密融合,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效。

在组建大团队方面,北航汇集专任教师84人,以院士为核心,引育各类国家级人才27人。其中,建设期新增院士1人、国家级领军人才5人、国家级青年人才8人,建设期入选交通运输部科技创新团队1个。

在搭建大平台方面,北航面向加快建设交通强国,领衔车路协同、智能交通等领域开展重大平台建设,搭建全国重点实验室2个、国家工程实验室1个、省部级科研平台8个。其中,车路一体智能交通全国重点实验室是交通运输部唯一的重点实验室。

在承担大项目方面,北航在试点建设期内,新获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6项、课题10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基金4项,建设期年均科研经费到款1.2亿元,人均超140万元。

在产出大成果方面,北航在智能交通关键技术、机场基础设施智能化领域产出一批重大科研成果,建设期内获国家科技奖励4项、省部级奖励10余项、行业学会/协会奖励20余项。其中,围绕无人矿卡这一重大产业应用需求,研制出路车融合智能控制集成创新装备,构建了国际首个5G路车融合无人驾驶运输系统,成套技术产品订单超10亿元。

聚焦人才培养,北航针对加快建设交通强国急需的交通领域高端复合型人才培养,提出了“需求导向、科教融汇、产教融合、突出实践”的人才培养理念。建设期内,学科培养的1000余人成为加快建设交通强国中坚力量,用人单位对北航的毕业生高度认可。人才培养成果获2022年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

未来,北航建议支持高校开设跨学科的交通工程专业或课程,结合新兴技术,如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等,培养具有综合技能的交通专业人才。

中国邮政集团:

推进邮政寄递物流核心枢纽能力建设

中国邮政集团扎实推进邮政寄递物流核心枢纽能力建设与数字化转型,着力构建高效寄递服务网络,发挥行业“国家队”作用,在服务区域协调发展、乡村振兴和促进高水平对外开放中贡献力量。

推进寄递网络能力建设,全面服务国内产业发展和消费扩容。持续提升省际核心节点能力,全面应用自动化装备技术,建成日处理能力破千万件的义乌邮政快递枢纽,强化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等重点区域一体化能力,全网骨干枢纽日处理能力突破1.3亿件,干线运输车辆实现北斗系统全覆盖,集约、高效的寄递网络为经济发展夯实坚实“底盘”。

强化国际物流体系建设,努力推动国际供应链自主可控。目前,中国邮政集团海陆空立体运输网络通达全球174个口岸,海外仓服务超过4000家贸易企业,16条中欧班列邮路常态化运邮;强化与航司合作的同时,依托42架自有飞机,开通了多条自主国际航线,在打造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的国际物流供应链体系上迈出了坚实步伐。

加快三级物流体系建设,不断提升服务乡村振兴能力。切实做好边境自然村、边防哨所通邮工作;加快推进三级物流体系建设,深化客货邮融合发展和邮快合作,建成1188个县级共配中心、6460个乡镇共配中心、43万个村级站点,邮快合作建制村覆盖率达76%;与205个城乡交通一体化重点示范县合作,开通交邮联运线路4546条;服务农村电商双向商流规模突破300亿元,快递进村业务量超过27亿件。在各级政府的支持帮助下,中国邮政集团发挥“四流合一”优势,破解销售难、物流难、融资难问题,带动千乡万村小产业融入经济大循环,助力千家万户小农品对接全国大市场。

下一步,中国邮政集团将认真贯彻本次会议精神,持续完善陆航一体、覆盖全国、通达全球的服务网络,努力为打通物流“主动脉”、畅通末端“微循环”作出更大贡献。

中国东方航空集团:

立足民航优势 践行加快建设交通强国使命

作为民航国家队、主力军,中国东方航空集团(简称东航)始终致力于为加快建设交通强国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全力服务区域发展战略。东航坚持在国家战略中找定位、明方向、寻机遇,积极服务长三角一体化、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建设等区域发展战略。坚持服务上海“五个中心”建设,以上海为核心枢纽,做宽做厚长三角连通全国、辐射全球的航线枢纽网络。目前,东航有国内快线33条,空中大通道初现规模。

全力服务高水平对外开放。东航坚持“往远处飞、往国际飞、往新兴市场飞”,加快恢复国际航班。今年以来,新增上海至新加坡、上海至曼谷、昆明至曼谷3条国际快线,新开上海至利雅得、马赛、威尼斯、喀山等国际中远程航线,织密“空中丝绸之路”航网。

全力服务国产大飞机事业。作为国产大飞机C919全球首发用户,东航去年顺利完成C919首次商业运行,实现从“0”到“1”的突破;今年公司C919机队规模达到8架,开启了国产大飞机规模化运行新阶段。截至9月底,东航C919已承运旅客超过58万人次,安全飞行超过1.1万小时,乘坐国产大飞机已成为国民新时尚。

全力服务多式联运、立体交通。东航和国铁集团合作打造空铁联运产品,覆盖47个城市,连接771个火车站点,并实现与国际航班对接。打造“空巴通”,携手上海机场在苏州建立城市航站楼。推出“邮轮+航空”的空海联运新产品。

全力服务绿色交通、智慧交通发展。东航始终坚持绿色发展,过去5年减碳超110万吨;积极参与绿色制造,旗下设备制造公司实现30种新能源产品自主研发制造;全面实施数字化转型,东航106架宽体机队实现空中Wi-Fi全覆盖,重点突破数字机坪、数字维修、数字营销等数字化服务,推动深度转型升级。

国家能源投资集团:

建设多功能综合性现代化能源运输大通道

作为煤电化运综合性能源领军企业,国家能源投资集团以重载铁路运输为主责主业,坚决扛起“能源保供压舱石、能源革命排头兵”的企业使命。

大力建设多功能、综合性、现代化能源运输大通道。国家能源投资集团加快构建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基础设施体系,西煤东运铁路大动脉承载能力持续提升。今年1月至9月,完成铁路运量4.3亿吨、装船量2.2亿吨、航运量2.1亿吨,疆煤出区量1796万吨,北方港下水煤市场占有率41.4%,均创历史同期新高。

大力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国家能源投资集团率先发布重载列车移动闭塞、基础设施智能运管维等关键技术,率先实施重载货运列车智能驾驶批量化应用,顺利开行3万吨级重载列车;成功首试无人驾驶重载列车,实现煤炭码头全流程设备远程集控,大型散货船舶安全航行和辅助驾驶水平国际领先;率先实现煤港粉尘近零排放,获评首个干散货“五星级中国绿色港口”,自有船舶靠港岸电使用率100%,船舶岸电使用量全国第一;推进先进装备研发,下线全球首批碳纤维复合材料轻量化重载铁路货车,研制投运国内首辆新型智能重载电力机车、首艘万吨级甲醇双燃料内河散货船、首辆重载铁路氢能源调车机车与首座加氢站等装备。

扛起运输服务责任担当。国家能源投资集团发挥“煤电路港航、煤电油气化、产运销储用”一体化优势,提升西煤东运、北煤南运大通道服务水平,大力发展公铁海多式联运,广东—黄骅港—雄安“一箱制”公铁海多式联运新通道全面贯通;大力推进以大数据模型为基础的煤质快检和区块链在线结算,全力实施货运协同清算和降本增效,2023年累计降低社会物流成本约14.2亿元。

中国交通建设集团:

“大交通”业务遍及世界

中国交通建设集团(简称中交集团)在158个国家和地区开展“大交通”业务,实施了一批重大工程,在加快建设交通强国进程中始终担当在前。

胸怀“国之大者”。对依托34家所属单位和73项重大工程实施的6大交通强国建设试点28项子任务,中交集团确保试点工作重点实施、全面推进。截至目前,6大试点工作已完成90%。承建的重大工程顺利推进,其中,深中通道6月底建成通车,西部陆海新通道骨干工程——平陆运河加紧建设。

服务国家战略。中交集团坚持互联互通,建设一批标志性工程,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累计投建超3000个基础设施项目;坚持开放合作,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共同成立“全球领导力发展基地”,获批世界水运协会首个中国白金会员企业,主导发布10项国际标准;坚持生态优先,连续4年获得ESG五星级评价。

发展新质生产力。中交集团着力推动智慧港航建设,以第四代自动化码头建造为代表的智慧港航成套技术、全球首创港区零排放建造技术,支撑全球70%港口建设和自动化码头运营;无轨导航重载AGV整机开发等核心技术,推动我国各大港口典型场景应用的国产化率提升至80%;推进交能融合绿色发展,积极推动“油改电”“油改氢”等技术研发应用,自主研发15000立方米LNG清洁能源动力耙吸船“新海鲟”。

全力打造数字交通标杆。中交集团成立未来交通研发中心,研发“中交蓝途”国产化BIM底座,发布20余款公路、水运、机场行业专业产品,在独库高速公路、平陆运河等超300个项目上进行替代性验证与应用;研制基于国产操作系统和CPU生态的疏浚施工管控软件,智能疏浚作业系统实现全国产化替代。

山东省港口集团:

全力打造世界级海洋港口群

山东省港口集团(简称山东港口)组建成立以来,纵深推进一体化改革进程,全力打造世界级海洋港口群。

建强畅通循环枢纽。山东港口航线增速较港口整合前成倍增长,总数达到357条,其中外贸航线达到258条,密度和数量稳居北方港口首位,东北亚国际航运枢纽中心地位持续巩固;新设内陆港35个、总数达到50个,新增班列36条、总数达到100条,海铁联运箱量突破360万标箱,连年保持全国第一,打造沿黄流域最经济便捷出海口。

扛牢保供稳链责任。山东港口全力以赴打造“海上第一粮仓”,建成“矿石原油超市”,叫响“效率快港”品牌,成为业内公认的“保班纠班”港。构筑陆海联动格局,加快海外布局,国际化体系加快构建,强化“港口+政府+海关+铁路+企业”联动,协同发力港航生态。

聚焦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山东港口加快数智转型,坚持科技自立自强,加强原创性攻关,高标准完成交通强国智慧港口建设试点任务;建成首个全国产全自主自动化码头、首个顺岸开放式自动化码头,实现干散货、件杂货等智慧作业全覆盖,自动化码头效率连续10次刷新世界纪录;发力绿色低碳,率先发布绿色港口建设五年规划;加快能源替代,推进“风光储氢”一体化,清洁用能占比达62%;绿色集疏运体系持续完善,获评“亚太绿色港口”、智慧绿色“双五星”港口。

Baidu
map